新闻资讯
NEWS
/
/
/
珠海市生态环境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珠海市生态环境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勤诚创业
  •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
  • 发布时间:2022-03-26 08:4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生态环境厅的大力支持下,市生态环境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系统谋划“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珠海市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95.1%,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达到5年来最优,六项大气污染物全面达标,总体空气质量继续排名全国重点城市前列。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100%。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生态环境领域2项约束性指标顺利完成。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17条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土壤环境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措施到位率100%,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完成率100%。危险废物管理规范有序,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100%。 二、2021年主要工作成效及做法 (一)“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完成总体谋划 一是构建“十四五”规划政策体系。高标准编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暨生态文明建设及水、海洋、土壤、地下水、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五个专项规划。制定“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实施方案。二是争取科学合理指标任务。加强向省厅请示汇报,推动我市2020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获得优秀等级。积极争取省厅结合我市实际下达“十四五”考核指标任务,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达到预期。 (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高标准推进 一是圆满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广东阶段性工作。配合督察组开展3次下沉督察。累及上报调阅资料16批45项。保质保量完成101件督察组交办信访举报件(其中重点件14件),督察组对第一轮、第一轮“回头看”及第二轮交办信访举报件回访调查中,我市为全省唯一没有不满意案件评价的城市。二是加快推进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全市28项整改任务按时完成率100%,督察组交办的130宗案件(去重后)办结率100%。三是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开展环评文件编制质量、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多个专项执法行动。联合公安、检察机关侦破非法倾倒固废污染环境系列案。2021年处罚环境违法案件192件,罚没金额3324.37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49.35%、176.47%。移送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2宗、线索2宗。 (三)省、市民生实事任务如期完成。 一是顺利完成省下达35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民生实事任务和评估工作。我市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完成率和治理完成率100%。对全市在运营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全覆盖监管,上下半年各监测1次。率先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并通过省厅审核,是继4个试点市后首批通过省审核的两个地市之一。二是如期完成市下达民生实事工作任务。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于12月20日点火运行,新增医疗废物处置能力16吨/日。 (四)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 1.蓝天保卫战成果突出。一是重点推进VOCs治理。首次开展62家涉VOCs重点企业分级差异化管理,13家重点企业完成过控应用试点建设。省、市级VOCs重点监管企业“一企一策”综合整治完成率达100%,累计减排VOCs1.38万吨。二是加速移动源防治。划定黑烟车禁行区,7月1日起全市全天禁行“黑烟车”,移送40宗“黑烟车”闯限行区数据。抽检75家用车大户491辆柴油车、28家成品油经营者102批次油品。三是有效应对污染天气。构建触发污染阈值预警“一键直达”扁平化模块,组织应对污染天气13轮次共65天。 2.碧水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重点攻坚前山河国考断面水质达标。开展“一市一策一专班”工作研判6次,动态分析研判断面攻坚问题清单及措施清单。邀请省专班一线帮扶把脉。专题研究石角咀水闸重建工程对国考断面水质影响。实施前山河珠中联动监测及整治,联合开展1次监测、2次交叉执法检查。二是消除水域环境安全隐患。加大入河(海)排污口“查、测、溯、治”力度,排查入河排口1489个、岸线780公里。加强17条城市黑臭水体和53条问题河涌周边工业企业全面排查和现场监管执法。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保准入及日常巡查执法,9个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施月度常规和年度全指标水质监测。三是陆海统筹加强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实施近岸海域污染综合治理专项攻坚,联合开展“碧海2021”专项执法行动。申报“情侣路特色滨海美丽湾区”入围全国18个美丽海湾案例,为我省入选4个海湾之一。 3.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完成345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集成与上报。2021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过程质量监督检查,探索提前调查制度,完成107个地块调查评审。24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完成率100%。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到位率100%、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完成6家企业、2个工业园地下水监测状况调查。对1家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企业、3个工业集聚区、1家危废处置场及2家垃圾填埋场开展防渗及风险管控摸排。 4.持续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推进我市申报“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候选城市。完善有害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强铝灰渣应急收贮监管。2021年危险废物产生量27.33万吨,利用处置量30.18万吨(含上年贮存量),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保持100%。 (五)生态环境领域短板弱项加快补齐 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领域10个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1.59亿。加快补齐危险废物处置短板。市绿色工业服务中心、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等6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82亿元、完成7.48亿元,完成比例达109.6%。加快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在建富山三厂等工业污水处理厂4座,预计建成后新增处理规模12.4万吨/天,全市可达20.1万吨/日。补齐环境应急设施短板。以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构建“一库二闸三站五点”+“两服务”环境应急立体防控体系。 (六)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成效凸显 1.积极服务“六稳”“六保”。规范降低51个二级行业环评类别,取消40个二级行业登记表填报。2021年全市环评报告书(表)、登记表项目备案分别同比下降37%、26%。累计53个建设项目实施环评文件告知承诺制审批。对纳入台账的198个重点项目主动提供环评指导,向19个重点招商项目出具环保意见。解决电路板行业核心聚集区总量指标不足问题,实施总量控制和动态管理。促成越亚IC封装载板、爱旭、高景等一批重点项目选址珠海。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企业243家企业。开展非现场检查7982家次,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17宗轻微违法违规案件免予罚款处罚并及时纠正。指导6家企业完成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 2.强化生态环境源头管控。发布实施《珠海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方案》,建立“1+100”两级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体系(“1”为全市生态环境准入共性清单,“100”为41个陆域和59个海域环境管控单元的管控要求)。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口,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建立在建拟建“两高”项目管理台账,2021年未审批新建、扩建“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文件。 3.碳达峰碳中和前期工作稳步实施。建立“两碳”领导小组和专责工作组,率先开展碳达峰前期研究,科学编制碳达峰实施方案,研究提出科学可行的碳达峰时间和峰值,制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等“碳达峰十一大行动”。配合完成珠海横琴纳入第一批碳中和试点示范项目并实施前期对接。推动全市13家省碳控排企业完成核查、履约交易工作。2家企业获批全省第一批“减污降碳突出贡献企业”称号。 (七)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生态环境治理能力逐步提升 1.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完成《珠海经济特区机动车污染防治条例》制订调研,并将其及《珠海经济特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列入2022年立法项目。编制《珠海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依法完成21件行政复议案件答复和13件行政诉讼案件应诉工作。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8宗,完成3宗案件调查和生态损害评估鉴定。我市首例海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作出一审判决,判赔204.9万元。“生态环境双周论坛”被评为珠海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十大创新创先项目。 2.深化生态环境改革创新。市、区两级环委会有序运行,完成市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人员划转及上收等。加快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及“一网统管”生态环境领域专题建设,积极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应用场景建设。完成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GEP)核算研究报告(2019-2020年度)。 3.倾力做好疫情防控环保工作。落实医疗废物主管责任,修订编制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多份文件,推进医疗废物收运处置一体化,监督指导责任单位做好废物处置、废水污染防治,全年医疗废物产生量5268.88吨,安全无害化处置率100%。 4.营造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开展317场“绿色生活进万家”志愿服务,“绿色生活”公众知晓率达96.97%。举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六·五世界环境日”等系列活动30余场次。成立珠海生态文明高校行动联盟,启动5场“生态珠海研学课堂”品牌活动。 (八)妥善防控生态环境风险,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有效筑牢 1.加强环境安全风险防控。强化珠中江跨界联防联控应急合作,签订珠中江三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合合作框架协议;联合省厅举办珠海市2021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开展铝灰渣企业、危险化学品、尾矿库等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2021年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受理环境信访有奖举报3宗,处理环境信访案件3978宗,同比下降12.6%,处理率100%。 2.有序推进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优化辐射安全审批服务新模式;细化核应急管理,开展2021年台山核电站场外应急撤离专项演习,组织核技术利用单位“地毯式”排查,全市放射源总体上均处于安全受控状态,各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防护措施基本落实,核技术利用装置维护状态良好,辐射安全总体平稳。 三、存在问题 (一)新发展格局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我市致力于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十四五”时期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00亿元,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全省新的重要增长极。鉴于此,能源和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增大,对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新的更大考验。 (二)区域环境治理能力参差不齐 我市东、西“双城”环境质量尚不均衡,污水管网、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从区域来看,各区的经济水平、发展趋势都不一样,面临的环保问题各有不同,香洲区人口密集、精细化治理水平亟待提升,斗门区农村基础条件较差、历史欠账较多,高新区、金湾区产城交融、人居环境仍需提升。 (三)部分环境问题“治标不治本” 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尚未全面把握,输入性污染与本土污染、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等问题尚未完全厘清。臭氧污染仍是制约我市AQI达标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全年18天污染天气中臭氧超标高达17天;前山河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虽连续两年稳定达标,但仍存在部分支流水质不达标、降雨导致污染物“零存整取”等问题;近岸海域水质受河口地区污染物入海量大、洋流输送等影响较大,海洋生态环境本底不清、监测监管能力不强。 四、2022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更加自觉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到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中,既要“一盘棋”统筹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合力攻坚年度硬指标硬任务,又要让环境治理更精细、更智慧、更有温度,优化环境容量,提升环境承载力,在政策出台、监督执法、行政审批等各环节要充分考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尽力做到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又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帮扶指导,帮助企业解决生态环境治理实际困难和问题。深化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强化重大项目“保姆式”环评服务。持续推进“三线一单”在规划资源开发、产业布局以及重大项目选址中的

珠海市生态环境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概要描述】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生态环境厅的大力支持下,市生态环境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系统谋划“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珠海市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95.1%,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达到5年来最优,六项大气污染物全面达标,总体空气质量继续排名全国重点城市前列。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100%。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生态环境领域2项约束性指标顺利完成。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17条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土壤环境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措施到位率100%,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完成率100%。危险废物管理规范有序,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100%。

二、2021年主要工作成效及做法

(一)“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完成总体谋划

一是构建“十四五”规划政策体系。高标准编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暨生态文明建设及水、海洋、土壤、地下水、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五个专项规划。制定“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实施方案。二是争取科学合理指标任务。加强向省厅请示汇报,推动我市2020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获得优秀等级。积极争取省厅结合我市实际下达“十四五”考核指标任务,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达到预期。

(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高标准推进

一是圆满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广东阶段性工作。配合督察组开展3次下沉督察。累及上报调阅资料16批45项。保质保量完成101件督察组交办信访举报件(其中重点件14件),督察组对第一轮、第一轮“回头看”及第二轮交办信访举报件回访调查中,我市为全省唯一没有不满意案件评价的城市。二是加快推进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全市28项整改任务按时完成率100%,督察组交办的130宗案件(去重后)办结率100%。三是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开展环评文件编制质量、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多个专项执法行动。联合公安、检察机关侦破非法倾倒固废污染环境系列案。2021年处罚环境违法案件192件,罚没金额3324.37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49.35%、176.47%。移送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2宗、线索2宗。

(三)省、市民生实事任务如期完成。

一是顺利完成省下达35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民生实事任务和评估工作。我市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完成率和治理完成率100%。对全市在运营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全覆盖监管,上下半年各监测1次。率先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并通过省厅审核,是继4个试点市后首批通过省审核的两个地市之一。二是如期完成市下达民生实事工作任务。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于12月20日点火运行,新增医疗废物处置能力16吨/日。

(四)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

1.蓝天保卫战成果突出。一是重点推进VOCs治理。首次开展62家涉VOCs重点企业分级差异化管理,13家重点企业完成过控应用试点建设。省、市级VOCs重点监管企业“一企一策”综合整治完成率达100%,累计减排VOCs1.38万吨。二是加速移动源防治。划定黑烟车禁行区,7月1日起全市全天禁行“黑烟车”,移送40宗“黑烟车”闯限行区数据。抽检75家用车大户491辆柴油车、28家成品油经营者102批次油品。三是有效应对污染天气。构建触发污染阈值预警“一键直达”扁平化模块,组织应对污染天气13轮次共65天。

2.碧水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重点攻坚前山河国考断面水质达标。开展“一市一策一专班”工作研判6次,动态分析研判断面攻坚问题清单及措施清单。邀请省专班一线帮扶把脉。专题研究石角咀水闸重建工程对国考断面水质影响。实施前山河珠中联动监测及整治,联合开展1次监测、2次交叉执法检查。二是消除水域环境安全隐患。加大入河(海)排污口“查、测、溯、治”力度,排查入河排口1489个、岸线780公里。加强17条城市黑臭水体和53条问题河涌周边工业企业全面排查和现场监管执法。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保准入及日常巡查执法,9个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施月度常规和年度全指标水质监测。三是陆海统筹加强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实施近岸海域污染综合治理专项攻坚,联合开展“碧海2021”专项执法行动。申报“情侣路特色滨海美丽湾区”入围全国18个美丽海湾案例,为我省入选4个海湾之一。

3.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完成345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集成与上报。2021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过程质量监督检查,探索提前调查制度,完成107个地块调查评审。24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完成率100%。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到位率100%、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完成6家企业、2个工业园地下水监测状况调查。对1家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企业、3个工业集聚区、1家危废处置场及2家垃圾填埋场开展防渗及风险管控摸排。

4.持续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推进我市申报“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候选城市。完善有害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强铝灰渣应急收贮监管。2021年危险废物产生量27.33万吨,利用处置量30.18万吨(含上年贮存量),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保持100%。

(五)生态环境领域短板弱项加快补齐

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领域10个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1.59亿。加快补齐危险废物处置短板。市绿色工业服务中心、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等6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82亿元、完成7.48亿元,完成比例达109.6%。加快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在建富山三厂等工业污水处理厂4座,预计建成后新增处理规模12.4万吨/天,全市可达20.1万吨/日。补齐环境应急设施短板。以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构建“一库二闸三站五点”+“两服务”环境应急立体防控体系。

(六)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成效凸显

1.积极服务“六稳”“六保”。规范降低51个二级行业环评类别,取消40个二级行业登记表填报。2021年全市环评报告书(表)、登记表项目备案分别同比下降37%、26%。累计53个建设项目实施环评文件告知承诺制审批。对纳入台账的198个重点项目主动提供环评指导,向19个重点招商项目出具环保意见。解决电路板行业核心聚集区总量指标不足问题,实施总量控制和动态管理。促成越亚IC封装载板、爱旭、高景等一批重点项目选址珠海。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企业243家企业。开展非现场检查7982家次,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17宗轻微违法违规案件免予罚款处罚并及时纠正。指导6家企业完成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

2.强化生态环境源头管控。发布实施《珠海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方案》,建立“1+100”两级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体系(“1”为全市生态环境准入共性清单,“100”为41个陆域和59个海域环境管控单元的管控要求)。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口,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建立在建拟建“两高”项目管理台账,2021年未审批新建、扩建“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文件。

3.碳达峰碳中和前期工作稳步实施。建立“两碳”领导小组和专责工作组,率先开展碳达峰前期研究,科学编制碳达峰实施方案,研究提出科学可行的碳达峰时间和峰值,制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等“碳达峰十一大行动”。配合完成珠海横琴纳入第一批碳中和试点示范项目并实施前期对接。推动全市13家省碳控排企业完成核查、履约交易工作。2家企业获批全省第一批“减污降碳突出贡献企业”称号。

(七)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生态环境治理能力逐步提升

1.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完成《珠海经济特区机动车污染防治条例》制订调研,并将其及《珠海经济特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列入2022年立法项目。编制《珠海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依法完成21件行政复议案件答复和13件行政诉讼案件应诉工作。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8宗,完成3宗案件调查和生态损害评估鉴定。我市首例海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作出一审判决,判赔204.9万元。“生态环境双周论坛”被评为珠海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十大创新创先项目。

2.深化生态环境改革创新。市、区两级环委会有序运行,完成市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人员划转及上收等。加快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及“一网统管”生态环境领域专题建设,积极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应用场景建设。完成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GEP)核算研究报告(2019-2020年度)。

3.倾力做好疫情防控环保工作。落实医疗废物主管责任,修订编制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多份文件,推进医疗废物收运处置一体化,监督指导责任单位做好废物处置、废水污染防治,全年医疗废物产生量5268.88吨,安全无害化处置率100%。

4.营造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开展317场“绿色生活进万家”志愿服务,“绿色生活”公众知晓率达96.97%。举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六·五世界环境日”等系列活动30余场次。成立珠海生态文明高校行动联盟,启动5场“生态珠海研学课堂”品牌活动。

(八)妥善防控生态环境风险,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有效筑牢

1.加强环境安全风险防控。强化珠中江跨界联防联控应急合作,签订珠中江三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合合作框架协议;联合省厅举办珠海市2021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开展铝灰渣企业、危险化学品、尾矿库等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2021年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受理环境信访有奖举报3宗,处理环境信访案件3978宗,同比下降12.6%,处理率100%。

2.有序推进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优化辐射安全审批服务新模式;细化核应急管理,开展2021年台山核电站场外应急撤离专项演习,组织核技术利用单位“地毯式”排查,全市放射源总体上均处于安全受控状态,各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防护措施基本落实,核技术利用装置维护状态良好,辐射安全总体平稳。

三、存在问题

(一)新发展格局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我市致力于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十四五”时期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00亿元,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全省新的重要增长极。鉴于此,能源和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增大,对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新的更大考验。

(二)区域环境治理能力参差不齐

我市东、西“双城”环境质量尚不均衡,污水管网、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从区域来看,各区的经济水平、发展趋势都不一样,面临的环保问题各有不同,香洲区人口密集、精细化治理水平亟待提升,斗门区农村基础条件较差、历史欠账较多,高新区、金湾区产城交融、人居环境仍需提升。

(三)部分环境问题“治标不治本”

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尚未全面把握,输入性污染与本土污染、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等问题尚未完全厘清。臭氧污染仍是制约我市AQI达标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全年18天污染天气中臭氧超标高达17天;前山河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虽连续两年稳定达标,但仍存在部分支流水质不达标、降雨导致污染物“零存整取”等问题;近岸海域水质受河口地区污染物入海量大、洋流输送等影响较大,海洋生态环境本底不清、监测监管能力不强。

四、2022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更加自觉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到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中,既要“一盘棋”统筹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合力攻坚年度硬指标硬任务,又要让环境治理更精细、更智慧、更有温度,优化环境容量,提升环境承载力,在政策出台、监督执法、行政审批等各环节要充分考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尽力做到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又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帮扶指导,帮助企业解决生态环境治理实际困难和问题。深化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强化重大项目“保姆式”环评服务。持续推进“三线一单”在规划资源开发、产业布局以及重大项目选址中的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勤诚创业
  •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
  • 发布时间:2022-03-26 08:44
  • 访问量:
详情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生态环境厅的大力支持下,市生态环境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系统谋划“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珠海市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95.1%,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达到5年来最优,六项大气污染物全面达标,总体空气质量继续排名全国重点城市前列。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100%。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生态环境领域2项约束性指标顺利完成。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17条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土壤环境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措施到位率100%,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完成率100%。危险废物管理规范有序,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100%。

二、2021年主要工作成效及做法

(一)“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完成总体谋划

一是构建“十四五”规划政策体系。高标准编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暨生态文明建设及水、海洋、土壤、地下水、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五个专项规划。制定“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实施方案。二是争取科学合理指标任务。加强向省厅请示汇报,推动我市2020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获得优秀等级。积极争取省厅结合我市实际下达“十四五”考核指标任务,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达到预期。

(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高标准推进

一是圆满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广东阶段性工作。配合督察组开展3次下沉督察。累及上报调阅资料16批45项。保质保量完成101件督察组交办信访举报件(其中重点件14件),督察组对第一轮、第一轮“回头看”及第二轮交办信访举报件回访调查中,我市为全省唯一没有不满意案件评价的城市。二是加快推进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全市28项整改任务按时完成率100%,督察组交办的130宗案件(去重后)办结率100%。三是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开展环评文件编制质量、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多个专项执法行动。联合公安、检察机关侦破非法倾倒固废污染环境系列案。2021年处罚环境违法案件192件,罚没金额3324.37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49.35%、176.47%。移送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2宗、线索2宗。

(三)省、市民生实事任务如期完成。

一是顺利完成省下达35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民生实事任务和评估工作。我市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完成率和治理完成率100%。对全市在运营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全覆盖监管,上下半年各监测1次。率先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并通过省厅审核,是继4个试点市后首批通过省审核的两个地市之一。二是如期完成市下达民生实事工作任务。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于12月20日点火运行,新增医疗废物处置能力16吨/日。

(四)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

1.蓝天保卫战成果突出。一是重点推进VOCs治理。首次开展62家涉VOCs重点企业分级差异化管理,13家重点企业完成过控应用试点建设。省、市级VOCs重点监管企业“一企一策”综合整治完成率达100%,累计减排VOCs1.38万吨。二是加速移动源防治。划定黑烟车禁行区,7月1日起全市全天禁行“黑烟车”,移送40宗“黑烟车”闯限行区数据。抽检75家用车大户491辆柴油车、28家成品油经营者102批次油品。三是有效应对污染天气。构建触发污染阈值预警“一键直达”扁平化模块,组织应对污染天气13轮次共65天。

2.碧水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重点攻坚前山河国考断面水质达标。开展“一市一策一专班”工作研判6次,动态分析研判断面攻坚问题清单及措施清单。邀请省专班一线帮扶把脉。专题研究石角咀水闸重建工程对国考断面水质影响。实施前山河珠中联动监测及整治,联合开展1次监测、2次交叉执法检查。二是消除水域环境安全隐患。加大入河(海)排污口“查、测、溯、治”力度,排查入河排口1489个、岸线780公里。加强17条城市黑臭水体和53条问题河涌周边工业企业全面排查和现场监管执法。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保准入及日常巡查执法,9个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施月度常规和年度全指标水质监测。三是陆海统筹加强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实施近岸海域污染综合治理专项攻坚,联合开展“碧海2021”专项执法行动。申报“情侣路特色滨海美丽湾区”入围全国18个美丽海湾案例,为我省入选4个海湾之一。

3.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完成345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集成与上报。2021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过程质量监督检查,探索提前调查制度,完成107个地块调查评审。24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完成率100%。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到位率100%、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完成6家企业、2个工业园地下水监测状况调查。对1家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企业、3个工业集聚区、1家危废处置场及2家垃圾填埋场开展防渗及风险管控摸排。

4.持续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推进我市申报“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候选城市。完善有害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强铝灰渣应急收贮监管。2021年危险废物产生量27.33万吨,利用处置量30.18万吨(含上年贮存量),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保持100%。

(五)生态环境领域短板弱项加快补齐

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领域10个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1.59亿。加快补齐危险废物处置短板。市绿色工业服务中心、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等6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82亿元、完成7.48亿元,完成比例达109.6%。加快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在建富山三厂等工业污水处理厂4座,预计建成后新增处理规模12.4万吨/天,全市可达20.1万吨/日。补齐环境应急设施短板。以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构建“一库二闸三站五点”+“两服务”环境应急立体防控体系。

(六)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成效凸显

1.积极服务“六稳”“六保”。规范降低51个二级行业环评类别,取消40个二级行业登记表填报。2021年全市环评报告书(表)、登记表项目备案分别同比下降37%、26%。累计53个建设项目实施环评文件告知承诺制审批。对纳入台账的198个重点项目主动提供环评指导,向19个重点招商项目出具环保意见。解决电路板行业核心聚集区总量指标不足问题,实施总量控制和动态管理。促成越亚IC封装载板、爱旭、高景等一批重点项目选址珠海。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企业243家企业。开展非现场检查7982家次,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17宗轻微违法违规案件免予罚款处罚并及时纠正。指导6家企业完成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

2.强化生态环境源头管控。发布实施《珠海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方案》,建立“1+100”两级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体系(“1”为全市生态环境准入共性清单,“100”为41个陆域和59个海域环境管控单元的管控要求)。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口,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建立在建拟建“两高”项目管理台账,2021年未审批新建、扩建“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文件。

3.碳达峰碳中和前期工作稳步实施。建立“两碳”领导小组和专责工作组,率先开展碳达峰前期研究,科学编制碳达峰实施方案,研究提出科学可行的碳达峰时间和峰值,制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等“碳达峰十一大行动”。配合完成珠海横琴纳入第一批碳中和试点示范项目并实施前期对接。推动全市13家省碳控排企业完成核查、履约交易工作。2家企业获批全省第一批“减污降碳突出贡献企业”称号。

(七)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生态环境治理能力逐步提升

1.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完成《珠海经济特区机动车污染防治条例》制订调研,并将其及《珠海经济特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列入2022年立法项目。编制《珠海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依法完成21件行政复议案件答复和13件行政诉讼案件应诉工作。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8宗,完成3宗案件调查和生态损害评估鉴定。我市首例海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作出一审判决,判赔204.9万元。“生态环境双周论坛”被评为珠海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十大创新创先项目。

2.深化生态环境改革创新。市、区两级环委会有序运行,完成市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人员划转及上收等。加快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及“一网统管”生态环境领域专题建设,积极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应用场景建设。完成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GEP)核算研究报告(2019-2020年度)。

3.倾力做好疫情防控环保工作。落实医疗废物主管责任,修订编制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多份文件,推进医疗废物收运处置一体化,监督指导责任单位做好废物处置、废水污染防治,全年医疗废物产生量5268.88吨,安全无害化处置率100%。

4.营造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开展317场“绿色生活进万家”志愿服务,“绿色生活”公众知晓率达96.97%。举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六·五世界环境日”等系列活动30余场次。成立珠海生态文明高校行动联盟,启动5场“生态珠海研学课堂”品牌活动。

(八)妥善防控生态环境风险,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有效筑牢

1.加强环境安全风险防控。强化珠中江跨界联防联控应急合作,签订珠中江三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合合作框架协议;联合省厅举办珠海市2021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开展铝灰渣企业、危险化学品、尾矿库等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2021年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受理环境信访有奖举报3宗,处理环境信访案件3978宗,同比下降12.6%,处理率100%。

2.有序推进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优化辐射安全审批服务新模式;细化核应急管理,开展2021年台山核电站场外应急撤离专项演习,组织核技术利用单位“地毯式”排查,全市放射源总体上均处于安全受控状态,各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防护措施基本落实,核技术利用装置维护状态良好,辐射安全总体平稳。

三、存在问题

(一)新发展格局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我市致力于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十四五”时期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00亿元,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全省新的重要增长极。鉴于此,能源和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增大,对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新的更大考验。

(二)区域环境治理能力参差不齐

我市东、西“双城”环境质量尚不均衡,污水管网、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从区域来看,各区的经济水平、发展趋势都不一样,面临的环保问题各有不同,香洲区人口密集、精细化治理水平亟待提升,斗门区农村基础条件较差、历史欠账较多,高新区、金湾区产城交融、人居环境仍需提升。

(三)部分环境问题“治标不治本”

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尚未全面把握,输入性污染与本土污染、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等问题尚未完全厘清。臭氧污染仍是制约我市AQI达标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全年18天污染天气中臭氧超标高达17天;前山河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虽连续两年稳定达标,但仍存在部分支流水质不达标、降雨导致污染物“零存整取”等问题;近岸海域水质受河口地区污染物入海量大、洋流输送等影响较大,海洋生态环境本底不清、监测监管能力不强。

四、2022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更加自觉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到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中,既要“一盘棋”统筹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合力攻坚年度硬指标硬任务,又要让环境治理更精细、更智慧、更有温度,优化环境容量,提升环境承载力,在政策出台、监督执法、行政审批等各环节要充分考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尽力做到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又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帮扶指导,帮助企业解决生态环境治理实际困难和问题。深化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强化重大项目“保姆式”环评服务。持续推进“三线一单”在规划资源开发、产业布局以及重大项目选址中的落地应用及跟踪评估。严格“两高”项目环评准入和监管。

(二)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保持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力度不减且纵深推进,因地制宜地精准施策,聚焦污染防治的关键环节,在科学治污上下更大的功夫,重点开展绿色低碳、大气污染防治、碧水保卫、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六大攻坚行动,在不同区域、不同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制定科学可达的碳达峰实施路径,逐步推动NOx和VOCs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有序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强化土壤与地下水联防联控,制定近岸海域国考点位“一点一策”整治方案,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和“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积极参与珠三角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持续开展前山河联合执法活动和珠中江环境应急演练,加强大湾区城市间自然生态联合保护力度,打造粤港澳生态环境保护合作重要支点。

(三)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后半篇文章”

坚持高标准推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提请市委、市政府建立以书记和市长为组长的督察整改领导小组,制定珠海市贯彻落实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及整改措施清单,重点推动西坑尾垃圾渗滤液积存、富山水质净化厂排水超标等事项加快整改,建立整改工作调度督导通报机制,确保各项整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四)着力推进“美丽中国”珠海实践项目

按照“科学谋划、未雨绸缪、适度前瞻”的原则,积极谋划“美丽中国”珠海实践项目。我市成立“美丽中国”珠海实践项目工作专班,计划五年投入500亿建设完善环保基础设施。要继续积极谋划推进“美丽中国”珠海实践项目,加大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补充完善项目库,加快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新建一批工业和生活污水及配套管网、固体废物处理设施项目,把完善的工业园区污染物治理配套作为招商引资的亮点。拓展资金渠道,积极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社会投资进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资多元化。

(五)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

聚焦主责主业,推动各项硬指标硬任务全面完成,提升基层环保能力、完善环境监管体系;加强市环委会办公室统筹协调,抓好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创新,充分依靠属地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建立长效生态环境治理联动机制。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医疗废物及污水环境监管。强化“弱信号”发现研判,严防生态环境安全风险,持续提升环境应急能力。注重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形成群策群力、共担共治、共享共赢的良好局面。

(六)努力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

突出以降碳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实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向更加注重源头预防和治理有效传导,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会同相关部门做好“碳排放双控”工作,积极参与全国和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督促控排企业完成碳排放核查、履约工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 2022-04-16
    凝结水高温除铁装置
    凝结水高温除铁装置概述: 凝结水高温除铁装置采用304不锈钢制造,内外表面抛光,配套的过滤元件(水膜滤芯)是一种新型多孔过滤材料,具有结构均匀、孔径均匀、孔隙率高、过滤阻力小、耐高温、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该过滤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过滤面积大、使用寿命长、过滤速度快、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适合各种介质的气液体过滤。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烟草、饮料、制药、化工等行业,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1.产品特点 1.1 耐腐蚀性能好 1.2 过滤效率高达95—99.9 1.3 可耐温为120℃ 1.4 使用寿命长,易于反洗,可反复再,生 2. 应用领域 2.1 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固液分离和处理等  2.2药液、化工原料等脱碳过滤 2.3 高温、高压介质的过滤与分离  2.4 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的过滤 3. 主要技术参数 3.1 壳体材质:304 3.2设计压力/工作压力:0.6/0.4Mpa  3.3试验压力:0.6Mpa 3.4 设计温度/工作温度:120℃/95℃ 3.5过滤元件材质:专用滤芯 3.6工作电源:380V50Hz,三相四线制 三、结构特征及工作原理 1. 结构特征:设备采用撬装设计,所有部件安装在撬架上,并通过管阀连接,设备运抵现场,只需接通电源和进、出、排污管路即可调试运行;安装、使用、维护方便,操作灵活,占用空间小,对地面压力均衡,并具有减振消噪功能。 2. 材料甄选:过滤器壳体选用SS304不锈钢衬塑处理,、管道、阀门均选用304L材质,耐化学腐蚀性能强,使用寿命长,为降低成本,撬架为碳钢结构; 3 易于操作,控制可靠:选用西门子s7-200系统控制,控制面板设有“自动/手动”转换旋钮,人机界面和谐友善;根据水质监测数据或压力传感器信号,有序控制阀门的开闭,自动改变水流通道完成规律去的反洗、自检过程,通过对过滤器的反冲洗,能及时出掉过滤器中拦,截的污物,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污物沉积和固结在过滤器中,造成系统出水量小或出水水质不佳。 4运行:具有水质在线检测和故障检测报,警功能,能够保证在应急状态下凝结水管网系统正常运行,具有自动泄水功能。 5 工作原理:凝结水由进水管进入预处理罐,罐内设有催化氧化和磁聚合单元,在催化剂作用下二价铁离子得以完全氧化的,并在磁场作用下粒径变大至微米级以上;经过预处理的凝结水经由进水总管分别进入多个过滤罐,“长大”后的氧化铁颗粒及其他杂质被滤元拦,截,滤元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堵塞,表现为流量减少,过滤前端压力高,如:从0.22mPa以下升高到0.3mPa以上,这时控制系统将对每个过滤罐单独轮流反洗,反洗过程连续供水不停机。 四、设备运行说明 1设备安装:设备采用撬装设计,所有部件安装在撬架上,由管阀连接对安装地基没有特殊要求,普通铺装地面即可安装。 2检查电控系统: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接地是否可靠,所有接头是否牢固,连接点线无破损,线槽桥架是否完好,然后合闸通电,检查仪表仪器指示是否正常。 3 检查管阀系统:在控制面板点击“手动反洗”,关闭出水阀、排污阀,打开进水阀,检查管路连接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现象; 4 清洗安装垃圾:打开进水阀、排污阀,关闭出水阀冲刷设备和管道内部存留杂物; 5 初运行:在控制面板点击“运行”,所有阀门自动回位,打开设备进出水口手动阀门,设备进入自动运行状态; 6 正常运行:根据水质情况修正排污时长和排污周期,使设备始终处于运行状态; 7 反洗:根据设定的时间或压差启动反洗程序,两者互补,连续两次反洗后仍不能降低压差,则声光提醒清洗滤元; 8 滤元清洗方法: 对于新使用的滤芯,一般采用清水反冲或气体反吹的方法来进行清洗,即用稍大于工作压力(如;0.3mPa)的清水反方向注水清洗。反冲时间约为1-3分钟即可;
    查看更多 +
  • 2022-04-16
    胶球清洗装置
     胶球清洗装置设备概述 循环水系统中因水质问题造成的表面形成污垢,使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降低,增加系统耗能。传统方法为定期化学或物理清洗,其缺点是清洗不及时,在污垢形成一定程度时才进行清洗,而在其清洗周期内造成许多能源的浪费。针对以上问题,我公司参考了国内外先进设备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新一代胶球清洗装置。可在系统正常运营的情况下,自动清洗换热器表面污垢,清洗周期可根据系统情况任意调整,使系统节能5-15。  胶球清洗装置设备特点 1、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较简单,可实现智能远传控制 2、有水力射流发球,对胶球损伤较小,胶球寿命长。 3、全新的胶球回收装置,回收率达98以上。  胶球清洗装置技术参数 工作电压:380V50Hz 功 率:1.5KW—2.2KW 工作环境要求:-5℃--50℃ 相对湿度:<95 供 电:三相五线制  胶球清洗装置设备构成 JQQX冷凝器胶球自动清洗系统主要由高集成度的发球机和收球机组成,其中收球机分三种型号。 JYT发球机(FQJ) 1、电源:3*380V/220V;频率:50Hz;功率:1.5-2.2KW;耗电量小于1KW·H/天。 2、连接口径有DN50\DN65\DN80;承压16Bar;发球时水量瞬间不小于7L/S。 3、内置专用胶球泵、电动阀门转换水道,送球、回球线路分离,结构紧凑合理。 4、箱体装有大口径玻璃视窗,观察送、回球直观明了。  胶球清洗装置设备构成 JQQX收球机: 1、碳钢外壳,内置不锈钢滤网,内壁光滑不刮球,使用寿命长,用于收集胶球;承压16Bar; 2、遵循流体力学原理设计,有。效过流面积大于连接管道横截面积的4倍。水流速度不小于4m/s时,其局部水头损失小于0.5m。 3、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设计安装Y型、T型、直通漏斗式普通型多种结构,安装灵活方便,水阻少,不留回球死角。 安装示意及注意事项 JQQX用于冷水机组冷凝器清洗,安装在冷水机组的水进出水管上(如图所示)。为保证JQQX正常运行,保持良好的运行工况,安装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发球机的外接管路应尽量做短,尽量减少直角弯头,尽量减少运行阻力。 2、收球器安装在水出水管道上,并设于水出水软管接头与水出水管阀门之间,且两端需加装短接,以便收球器的检修与拆装。 3、水流开关应注意水流方向,且水平或垂直安装在水进出水管上,离弯头的位置≥30CM,确保提供给JYT的信号正确稳定。 4、确定各部件的安装位置,预留足够的检修空间。周围预留600mm的检修空间。 5、启动前,清,理冷凝器换热管内壁的污垢,清理整个管道系统(包括过滤器),排除安装过程残留在管道系统中的焊渣、铁丝、塑料等,施工严格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的相关规定进行。 技术要求: 1、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发球机、收球器的安装位置,并预留足够的检修空间,且不得影响其他设备运行、检修。 2、安装应有人士进行; 3、设备、管件安装连接要顺畅、牢固、整齐,尽量减少直角弯头; 4、视图尺寸仅供参考。  备注 1、以上选型仅供参考,根据客户要求及现场勘查可配套符合客户要求的型号; 2、电机功率有1.5KW和2.2KW两种,选择以实际要求为准; 3、根据特殊要求可选“Y”型或“T”型收球器。 4、胶球投放量为冷凝器管道数量的10%。
    查看更多 +
  • 2022-04-16
    定压补水装置设备原理
     定压补水装置是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能而设计的,它是在管网补水泵之间增加了一台囊式气压罐。同时在管道上增加电接点压力表,电接点压力可直接显示管网的系统压力,当系统压力低于设置小压力时,电接点压力表将传输信号给管网补水泵,管网补水泵开始工作,系统压力大于设置高压力时,电接点压力表将传输信号给管网补水泵,管网补水泵停止工作。在管网补水泵停止工作后,系统压力靠囊式定压罐来补偿,当管网系统压力下降时,囊式气压罐内的气体要自然膨胀,罐体内的水在气体压力下自动补入系统;当囊式定压罐内的水减小到一定程度,靠管网补水泵来增压,罐内的气体再次被压缩。如此往复的工作,实现对管网系统的稳压。  定压补水装置主要特点 1、一次充气可保持长久使用。 2、罐体为密闭装置,气水不接触,保证水质不受外界污染。 3、占地面积小,安装快、投资省、操作维修方便。 4、可取代生活消防及采暖、空调用的高位水箱及水塔,有利于建筑美观和结构抗震,降低建筑的造价。 5、能自动消,除管网中的水锤音及噪音。 6、在热水采暖及空调系统中起膨胀水箱作用和自动补水作用。 定压补水装置适应范围  1、工业及民用建筑的生产、生活消防给水系统。 2、热水供应系统、热水采暖系统、空调系统 3、作为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中水锤噪音消,除设备。 4、农村自来水的理想设备、建筑施工、流动作业中临时供水设备。 5、旅游设施及旅游点的喷泉、林场农村的灌溉系统。 6、集中供热热水采暖系统中作落地膨胀水箱。  定压补水装置设备构造图: 1、罐体 2、水泵 3、配电柜 4、YTK压力 5、底座 6、基础 7、吊装环 8、出水口 9、吸水口 10、充气嘴  五、工作原理 1、囊式自动给水装置 2、DL立式多级泵 3、压力 4、储水池 5、闸板阀门 6、室内消防栓箱 7、进水管道 8、供水干管 9、进出口水阀 10、液位自动控制阀 11、自动负压吸水罐 定压补水装置运行形式 NZGP系列产品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及用水量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即设备所设置的两台水泵既可单独交替运行,也可并列运行,这样即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又满足了用户的要求,确保供水及系统正常运行。 定压补水装置设备安装图: 两泵一罐 #200混凝土 H2 H 预留孔100x100,深300 L3 L2 接循环水泵入口处 B A1 A2 A3 A 定压补水装置设备调试方法与注意事项  调试方法: 1、进出水管路、控制柜电源线、增压泵控制线、电接点压力表信号线等部件连接完毕,检查无误后,进行下一步; 2、检查泵的进出口阀门处于正常全开位置; 3、开启进水阀门,打开两台增压泵泵体的旋塞放净内部空气; 4、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将电接点压力表的压力上下限调整好(下限表示低压力,即启泵压力值;下限表示高压力,即停泵压力值)。 5、将控制柜控制开关转到“停止”位置,接通控制柜电源。手动预启动增压泵,检查泵的转向是否正确(通过泵位转换开关对两台泵逐一试验)。 6、将控制柜控制开关转到“自动”位置,设备自动运行。  定压补水装置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调试步骤逐步进行,不允许跨步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机械故障; 2、电接压力表上下限压差值不允许低于0.08MPa,如上限压力调整为0.3 MPa,则下限压力值不允许调整为0.22 MPa以上,以免造成泵的频繁启动。 3、调整电接点压力表的上限值不允许超过泵的高压力上限,如泵的扬程为32米,则电接点压力表的上限值不允许超过0.32 MPa,否则会导致增压泵电流过大,烧坏电机。 4、立式增压泵只为管道增压用,供水水位高于泵的进水口,且供水不允许含有大量气体。
    查看更多 +
  • 2022-04-16
    螺旋脱气除污器
    前言 螺旋脱气除污器(别名:螺旋空气杂质分离器)产品详情: 螺旋脱气除污器--连续不断工作,发挥双重功效的螺旋脱气除污器,通过一个装置起到的净化水系统中的气泡和杂质的功能。由于这个整合的举动,所有的气泡和微小的杂质将会被永,久的脱除,保持系统不受气泡和杂质得困扰。它与传统的过滤器和除污器工作方式不同,维护很少。这个装置是否能够在供热系统里发挥它的作用取决于不同方面。 该连续不断工作,发挥双重功效的螺旋脱气除污器,通过这个装置可以起到净化水系统中的气泡和杂质的功能。由于这个整合的举动,所有的气泡和微小的杂质将会被的脱除,保持系统不受气泡和杂质的困扰。它与传统的过滤器和除污器的工作方式不同,维护很少。这个装置能否在供热系统里发挥它的作用取决于不同的方面。脱水除污器必,须安装在主线上,而且为系统温度高点。对于供热系统,位置是供热机组的出口。对于制冷系统,温度高点在制冷机组的回水管上。 螺旋脱气除污器适用范围 螺旋除污器主要用来消,除地下水和包括地下热水及其它水源中的固体颗粒及水中气体,在给水处理领域 除砂、降浊、固液分离、脱气等效果显著。 ● 脱除循环系统中的气泡和气团; ● 大幅减少系统一次注水后的调试时间,不需要额外的排气阀; ● 可在系统运行的情况下排除污物; ● 可以脱除小至5微米(=0.005MM)的污物杂质; ● 同类产品中低的压降比; ● 不会造成不必要的系统停机; ● 广泛适用于不同压力,温度和材质; 螺旋脱气除污器 产品特点 1、除污脱气效率高,清污方便,取消以往除污器前后阀门及旁通管,阻力小且恒定 不变等优点。 2、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安装和操作,几乎不需要维护。 3、增加了过滤单元(过滤精度可由用户选定)及脱气单元,具有除砂率高,脱气效率高,节省空间,对个别微小颗粒的漏捕率低,工作状态稳定等优点 螺旋脱气除污器工作原理 1.自动排气阀保证不泄漏,不会关上。可选择螺纹连接一根排气管; 2.吊耳设计使得安装方便、容易; 3.气室独特设计使杂质不能进入自动排气阀; 4.该阀门能释放掉系统注水时产生的大量空气,并憋去浮渣; 5.多种可供选择的连接管径,焊,接或法兰连接; 6.污物颗粒的脱除不会影响液体的流速; 7.设备外壳坚固,使用寿命长; 8.螺旋管是其核心部分,螺旋管可脱除水中的微泡和微粒,对流体阻力很小; 9.大容量的沉渣室可减少频繁排污; 10.排污阀用于排放污物。 螺旋脱气除污器安装注意事项 1.设备必,须水平安装,安装时注意排气阀的方向,排气阀向上。 2.由于该设备工作过程中无运动部件,免维护,因此设计、安装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 3.设备进出口的管道上,应以靠近管口处设置管道支架;直接与容器管口相连接的大于或等于DN150的阀门下面宜设置支架。 4螺旋脱气除污器进出口均为国标法兰。设备进水口、出水口均需安装阀门。 螺旋脱气除污器使用说明 1.正常工作时,需开启进、出水阀门,关闭排污阀。 2.排污时打开排污阀,直到流出清水。 3.排污完毕后,关闭排污阀即可。 4.如排污压力不足,可关闭出水口处的阀门。 5.安装时应注意管道及水流方向。 6.平面布置需要流出管理人员操作空间。由于该设备工作过程无运动部件,即该设备免维护。但需保持入口负荷稳定,排污阀开闭用力均匀。避免人为损坏。 前言 螺旋脱气除污器(别名:螺旋空气杂质分离器)产品详情: 螺旋脱气除污器--连续不断工作,发挥双重功效的螺旋脱气除污器,通过一个装置起到的净化水系统中的气泡和杂质的功能。由于这个整合的举动,所有的气泡和微小的杂质将会脱除,保持系统不受气泡和杂质得困扰。它与传统的过滤器和除污器工作方式不同,维护很少。这个装置是否能够在供热系统里发挥它的作用取决于不同方面。 该连续不断工作,发挥双重功效的螺旋脱气除污器,通过这个装置可以起到净化水系统中的气泡和杂质的功能。由于这个整合的举动,所有的气泡和微小的杂质将会的脱除,保持系统不受气泡和杂质的困扰。它与传统的过滤器和除污器的工作方式不同,维护很少。这个装置能否在供热系统里发挥它的作用取决于不同的方面。脱水除污器安装在主线上,而且为系统温度。对于供热系统,位置是供热机组的出口。对于制冷系统,温度点在制冷机组的回水管上。 2 适用范围 螺旋除污器主要用来地下水和包括地下热水及其它水源中的固体颗粒及水中气体,在给水处理领域 除砂、降浊、固液分离、脱气等效果显著。 ● 脱除循环系统中的气泡和气团; ● 大幅减少系统注水后的调试时间,不需要额外的排气阀; ● 可在系统运行的情况下排除污物; ● 可以脱除小至5微米(=0.005MM)的污物杂质; ● 同类产品中的压降比; ● 不会造成不必要的系统停机; ● 广泛适用于不同压力,温度和材质; 3 产品特点 1、除污脱气效率高,清污方便,取消以往除污器前后阀门及旁通管,阻力小且恒定 不变等优点。 2、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安装和操作,几乎不需要维护。 3、增加了过滤单元(过滤精度可由用户选定)及脱气单元,具有除砂率高,脱气效率高,节省空间,对个别微小颗粒的漏捕率低,工作状态稳定等优点 4 技术参数 流速:≤1m/s 压力范围:0-10bar 工作温度:0-110摄氏度 流速:≤1m/s 压力范围:0-10bar 工作温度:0-110摄氏度 流速:≤1m/s 压力范围:0-10bar 工作温度:0-110摄氏度 W=焊,接口 F=法兰口 Dem.=可拆卸式 流速:≤1m/s 压力范围:0-10bar 工作温度:0-110摄氏度 W=焊,接口 F=法兰口 5 工作原理 1.自动排气阀保证不泄漏,不会关上。可选择螺纹连接一根排气管; 2.吊耳设计使得安装方便、容易; 3.气室独特设计使杂质不能进入自动排气阀; 4.该阀门能释放掉系统注水时产生的大量空气,并憋去浮渣; 5.多种可供选择的连接管径,焊,接或法兰连接; 6.污物颗粒的脱除不会影响液体的流速; 7.设备外壳坚固,使用寿命长; 8.特,有的螺旋管是其核心部分,螺旋管可脱除水中的小微泡和微粒,对流体阻力很小; 9.大容量的沉渣室可减少频繁排污; 10.排污阀用于排放污物。 6 安装示意图 A旁通阀 B进水阀 C出水阀 D设备 E放空阀 备注:此设备进出口方向可调换。 7安装注意事项 1.设备必,须水平安装,安装时注意排气阀的方向,排气阀向上。 2.由于该设备工作过程中无运动部件,免维护,因此设计、安装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 3.设备进出口的管道上,应以靠近管口处设置管道支架;直接与容器管口相连接的大于或等于DN150的阀门下面宜设置支架。 4螺旋脱气除污器进出口均为国标法兰。设备进水口、出水口均需安装阀门。 8 使用说明 1.正常工作时,需开启进、出水阀门,关闭排污阀。 2.排污时打开排污阀,直到流出清水。 3.排污完毕后,关闭排污阀即可。 4.如排污压力不足,可关闭出水口处的阀门。 5.安装时应注意管道及水流方向。 6.平面布置需要流出管理人员操作空间。由于该设备工作过程无运动部件,即该设备免维护。但需保持入口负荷稳定,排污阀开闭用力均匀。避免人为损坏。
    查看更多 +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19号

工厂地址:河北省涿州市东仙坡镇下胡良村
电       话:13910080004(销售部刘经理)  15810931461(技术支持杨工)  13703324421(售后服务邸工)

传       真:0312-3893616
邮       箱:279029719@qq.com

关注公众号

imgboxbg

版权所有:北京勤诚创业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217083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保定

MINGYUAN